一是扩大病种范围实行分类救治。余庆县在原25种大病专项救治的基础上,自2019年6月起,新增膀胱癌、卵巢癌、肾癌、重性精神疾病及风湿性心脏病5种疾病为大病专项救治病种,帮助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。采取定诊疗方案、定救治医院、“一站式”结算等救治措施,科学分类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。截至目前,对辖区1116人罹患大病患者纳入管理。
二是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救治台账。2020年,各镇(街道)卫生机构组织专门工作人员对患有30种专项救治病种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患者进行4次全面的摸底排查,县卫生健康局组织专家进行进行审核,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建立专项救治台账,救治台账统一实行动态追踪管理,及时掌握救治工作进展和动态,及时上报医疗救治信息等,为持续改进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。
三是制定诊疗方案提高救助质量。根据台账登记的救治对象情况,各定点医院做好30个病种救治对象的医疗救治组织工作,有计划地组织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。定点医院成立相关大病专项救治专家组,合理设置医疗服务流程,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,为贫困大病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,实施医疗救治,对有转诊意愿的患者,及时办理相关转诊手续。
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。向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医生详细解读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工作实施方案,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。结合健康扶贫工作,利用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公开栏、宣传栏和微信公众号、LED电子显示屏和发放宣传资料等,加强相关政策宣传,提高政策知晓率。2020年,全县公开开展健康咨询活动60次,受益总人次数0.8万余人次,进村入村开展面对面宣传2.4万余户次,发放宣传资料1.4万余份,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政策知晓率和认可度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